擁有可以尊敬的人的福分:尊重父母

尊重長輩

孩子是以我們做為學習榜樣的。如果要孩子培養出對你們真正的尊敬,他們得明瞭尊敬的具體行為。不只是聽你講話,他們也會觀察你和配偶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。在猶太神學裡,行為的分量比信條還要吃重。意思就是神所注重的,與其說是信仰的誓言,不如說是我們的行動,與其說是祈禱的性質,不如說是我們如何對待他人。《塔木德》中的賢人教示神說:「與其我的子民相信我,卻不謹守我的律法,不如離棄我而謹守我的律法。」

這個道理在伯傑爾‧施穆爾的故事裡有令人信服的表達,他年老的父親由於手指顫抖,而一直灑落湯汁在桌巾上。有一晚老人掉落了一只金製的茶杯,而摔破在地板上。

「爸,從現在開始,你在自己房間吃飯,」施穆爾表示,「這個木碗給你用。用這個你就不會摔破了!」

隔天,施穆爾回家時,看到年紀還小的兒子坐在地板上削一塊木頭。「親愛的義齊克,你在做什麼?」施穆爾問男童。

「這是給你的,爸,」兒子解釋道,「這樣在你變老,手開始抖的時候就可以拿來在房間裡吃飯了。」

對於任何家裡有上了年紀的父母的人,這則寓言令人警醒,我們是給父母應有的尊敬,還是太忙於做好事情、改善自己,而最好丟給他們一個木碗比較方便呢? 平心而論,我們其實有心,但要表現對父母的尊敬並不容易。我們不是鐵匠跟兒子,所以他們教不了我們他們的手藝。我們也不需要經常和他們見面。很多老人生活獨立住得遠:他們有養老的計畫,老人社區的公寓以及醫療照護所需的錢。他們並不需要我們的財務支援,也住得不夠近,可以幫忙照顧我們年幼的孩子。我們越少需要對方,就越少跟他們見面。親人團聚的場合通常只在感恩節、踰越節和母親節等節日。

生活的步調和方便的用具及服務,也會侵蝕我們跟老一輩之間的聯繫。不妨觀察下次你孩子在場的生日宴會場合:即使相對年輕、健康的祖父母,看來也像是這種場合的象徵,像是來自古舊文化的人,搞不清楚相機上各種細小的按鍵要如何操作。雖然有心,但他們並不需要幫忙煮菜或是安排娛樂,因為飯菜來自外燴的店家,糕點有糕餅店,而餘興節目也有專人服務。

並不是出於對對方的實際需求,而是愛本身成為使整個關係持續下去的鉤環。這種與自己父母的聯繫,常常出現在像是卡片、禮物和支票等抽象領域。就連送禮也已經在富裕家庭中成為問題。一位祖母感嘆:「我不曉得要買什麼東西給孫女。她已經有三百件衣服了。」為了因應這種狀況,你得盡量增加大家團聚的次數,並刻意製造機會來敬愛自己的父母。在我們這個重視行為的宗教裡,敬和愛最好是用行動表示。所以,想個辦法讓自己父母有個「實行」的機會吧。

這並不是說,就是要他們帶小孩或是為你們到市場買東西。這種事情的目的並非幫你省下力氣或時間。而是要向你孩子示範,你們珍惜自己父母對這個家所做的獨特貢獻。外子的祖父會模仿驢、雁以及一系列動物維妙維肖的叫聲,讓孩子開心;我的公公會為孩子伴舞,以及彈鋼琴唱歌。家父是很棒的說故事的人。我們請他講述當年在(英格蘭)布萊頓灣,他和其他年輕的冰淇淋小販如何在警察想因為無照而給他們開罰單,卻不想弄濕腳時,抓著沉重的貨箱跑到水裡而不被逮著。他講在(紐約)哈倫的薩伏伊舞廳參加(並輸掉)舞蹈比賽,以及跟著年長的售貨員(黃金先生、鑽石先生、白銀先生和汽水先生)在薩克斯三十四街推銷男裝等等的故事,也使我和小女非常開心。兩位祖母所端出的好菜,是我既沒有才能也沒有耐心準備的:黃瓜沙拉、燉肉以及烏克蘭烤茄子的開胃菜。外子和我會要求這些菜色,這既是為了自己的享受,也想向孩子示範,我們有多欣賞自己母親的特殊才藝。

在想辦法鼓勵子女對你尊敬些之前,不妨先花點時間反省你對長輩們的行為方式。現在的加以尊敬是種投資,等到該讓你的子女決定,讓你坐在餐桌前,或是給你個木碗時,有助於你所得到的對待。

在此,給納悶的人提醒一下。在《密西拿妥拉》當中,醫師兼哲學家摩西‧麥蒙尼德給擁有殘酷、昏聵或犯法父母的人提供指南。假使成年子女承擔不了失智父母的負荷,可以搬離父母而請人代為妥善照顧。子女大可以離開動輒口出惡言的父母,因為這種人會對孫輩產生不好的影響。要是父母的生理需求大過子女能力所及,《妥拉》告訴我們,可以請人代勞且假使父母有足夠的錢讓他們來補貼。要是他們沒有這筆款項,成年子女必須加以提供。猶太經文裡不曾要人不斷犧牲,倒是處處提醒我們,養育我們長大成人的人,乃是神的代表,必須設身處地顧及他們的尊嚴。

★資料來源:http://epaper.pchome.com.tw/archive/last.htm?s_date=old&s_dir=20090106&s_code=0127&s_cat=

此文為轉貼文章,若有侵權請告知,會馬上刪除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peba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